被瘋了的狗或其他動物咬傷后的狂犬病發病率與如下的六個因素有關:
1.被咬傷的部位有關。在對 1--14歲被咬兒童的流行中,咬傷部位的狂犬病發病率為:頭部占25.6%、上肢占29.7%、軀干占2.1%、下肢為27.8%,多處咬傷占14.8%。頭部和四肢的狂犬病發病率最高。
2.與被咬的先后有關。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狂犬病發病的機會多,可能與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關。如某地一狂犬咬傷12人,其中先被咬傷的 3人均狂犬病發病死亡。
3.與傷口的深淺和傷口的數量有關。傷口深、 傷口大和傷口數量多的狂犬病發病率高。
4.與有無衣著有關。不穿衣服的發病最高;夏季穿單衣與冬季穿棉衣比,單衣的狂犬病發病率高。這是因為沾有病毒的牙齒和唾液,經過衣服的擦拭后進入傷口減少了的緣固。
5.與傷口是否及時處理有關。傷口及時處理者,比不處理的狂犬病發病率有明顯降低。
6.與注射疫苗有關。被咬當日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并按全程規定注射者狂犬病發病率最低。
任何傳染病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病,這段時間就叫潛伏期。
狂犬病的潛伏期波動最大,可從6天、12天到 1年或5年以上,最短的 6天最長的可達10年,甚至還有極特殊的長達30年至40年。據統計,約有84、4%的病例潛伏期為12--99天。
潛伏期短到10天,長至2或更長,一般為31-60天,15%發生在3個月以后,視被咬部位距離中樞神經系統的遠近和咬傷的程度(感染病毒的劑量)而異。
狂犬病沒有特效藥治療,故重在預防。被狂犬(或懷疑狂犬)咬傷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潔爾滅溶液徹底沖洗創口,接著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燒酒或70%酒精涂擦。也可用蔥白60克、生甘草150克煎水沖洗創口。創口不可縫合。注射狂犬疫苗,使體內產生抗體。防止發病。另外,還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世界性傳染病,全世界被調查的1.45億人口中每年有357萬人被狗或者其他動物咬傷,至少有2萬人因狂犬病喪生,病死率為100%。目前,雖有被狗咬傷后用肥皂清洗傷口、注射疫苗等預防方法,但卻一直沒有狂犬病發病后的有效治療方法。
中醫世家出身的林淑靜教授,在80年代將祖傳的預防狂犬病的中藥配方進行改組,用于臨床治療。1982年,林教授在齊齊哈爾傳染病醫院遇見一位6歲的小男孩,已發展到怕水怕風的狂犬病晚期。孩子的父母求林教授“死馬當成活馬醫”。人們費了好大的勁,才將狂犬散灌進孩子的嘴里。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孩子便喊著媽媽要買冰棍吃。幾付藥后,孩子病愈出院,幾年來一直健康。這一醫學奇跡當時引起了醫學界的極大關注,至今,已經被證實確為狂犬病而痊愈出院的患者有13例。
并不是被狗咬傷就一定會感染狂犬病。
被真正的瘋狗咬傷,不采取任何處理及治療措施,狂犬病感染并發病的機率也只有30%而已。如果采取了正確的處理方式,那么狂犬病發病的可能只有0.15%。
而并非所有的狗都是瘋狗,健康帶毒犬的比率大約為4%。
狂犬病的發作一般都在三個月內,1%的患者在一年后發作,時間越久,發作可能越小。目前臨床上、中外狂犬病治療史上,最長的潛伏期患者為19年,僅僅一例,不具有普遍意義。
狂犬病的潛伏期一般來說是1~3個月。偶有半年以上的。一年以上的則極罕見。所以有些朋友暴露多年之后再來問會不會發病其實是多慮了。
作為流行病學來講,潛伏期是很重要的。一般潛伏期不對,潛伏期過長或過短的話都做排除此病的結論。
狂犬病有過相對較長的潛伏期才發病的病例和記錄。最長的潛伏期記錄可達19年。但一般這種病例都是由病人發病后進行追憶,所以不一定可靠。
在漫長的時間里,不能保證患者不通過其他途徑感染。
例如患者十年前被狗咬,2、3個月前被狗舔了傷口但沒在意。結果發病之后把帳記在10年前那條狗上也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