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
軀干長、傾斜、牢固。
頭部:
頭部呈等邊三角形。高而尖的頰骨。
耳朵:
耳朵底部寬闊,耳朵的長度多于底部的闊度,最好有穗。
眼睛:
眼睛大,核桃型眼睛。若毛色是brown-tickedtabby,眼睛應是金色;Black和Silvertipped則是黃色。
鼻子:
鼻子中等闊度、豐滿而多肉。
下巴:
下巴強壯、飽滿。
四肢:
四肢中等長度,后肢較前肢長(天生用作跑和跳躍)。
足掌:
掌爪小而圓、前肢有5趾、后肢有4趾。
披毛:
披毛短;稍長的披毛可在幼貓時出現。
毛色:
主要認可的顏色分三組:1.啡雜色斑點虎斑(Brown Ticked Tabby);2.黑色(Black);3.銀色毛尖(Silver Tip)。
非洲獅子貓(Chausie)起源于非洲,其祖先是野生的非洲森林貓(Jungle Cat),之后由美國的繁殖者將人工飼養的雄性野生非洲森林貓和雌性純種貓交配而成。非洲獅子貓目前世上體形最巨大的純種貓之一,它們擁有百獸之王的氣質,令人聯想到獅子,故此有了一個雄風凜凜的中文名稱——非洲獅子貓。
第一只非洲森林貓和家貓的后代可能出生在數千年前的埃及,嘗試養殖非洲獅子貓應該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然而,那個時候非洲獅子貓品種并沒有真正開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發計劃育種計劃和目標。一個專門小組育種,并命名為非洲獅子貓,1995年該品種通過新品種類獲得TICA認可。2001年5月至2013年4月,成為TICA最新錦標賽品種。2013年5月日,該品種納入世界聯合會貓(WCF)新品種。
非洲獅子貓,一種有一對大又有穗的耳朵、長長四肢、短尾,大型和充滿肌肉的貓種,雄性通常比雌性在比例上較大。臉尖尖、頰骨高、眼大大、準頭有肉、朱唇厚、骨架高,體態修長,肌肉結實,有力。
非洲獅子貓的腸道比傳統的家貓的短一點。較短的腸道被認為是不太能夠處理來自植物的成分。這將包括任何種類的谷物,以及蔬菜,草藥和香料。這些成分可作為觸發器慢性腸道炎癥,并最終導致慢性炎性腸病。不管原因如何,非洲獅子貓容易食物過敏,為了防止這種情況,育種者告知非洲獅子貓的主人只能喂它們吃高品質的商業貓量,使植物成分盡可能的少。
考慮到高品質的貓糧通常都比較貴,有些主人因此更喜歡自制肉類貓糧給貓貓吃。但值得注意的是,肉類本身并不包含所有非洲獅子貓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且現代肉類加工條件有潛在著病原體傳染的風險,貓主人要記住不要給貓貓喂食生肉。
非洲獅子貓,在喂養過程中容易患慢性炎性腸病,主人在養護過程中如果發現或者懷疑愛貓生病,一定要及時請獸醫幫貓貓仔細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