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
體型中等,身材均稱,肌肉恰到好處。
頭部:
呈中等圓形,眼及面部呈平滑的曲線形:雙耳間至頸項間的條線是平順的。
耳朵:
雙耳卷曲成90度角, 末端呈圓形, 耳朵四周長滿裝飾毛。
眼睛:
呈橢圓形狀,符合比例尺寸。位于雙耳底部及鼻管頂部。顏色清晰、亮麗。除了藍眼睛貓咪須符合特定披毛顏色級別外, 其它的顏色均沒有特別規定。
鼻子:
鼻梁至額頭位置呈拱形。
下巴:
結實的下巴,與鼻及上唇成一直線。
四肢:
中等長度,與身軀成比例。在前或后看時,四肢是整齊筆直排列。
足掌:
中等, 而結實渾圓。
尾巴:
柔韌有彈性,而且與身體長度一樣,有絨毛。底部寬闊而末端的毛較身體為長及濃密。
毛色:
CFA認可的毛色多達七十種,其中包括:白色、黑色、藍色、紅色、淡紫色、忌廉色、啡虎斑、銀虎斑、紅虎斑、藍虎斑、雙色、龜背色、朱古力色等。
披毛:
分長毛及短毛。長毛卷耳貓的手觸感會較纖細及有絲質感覺,但底毛極少。而披毛屬半長毛貓類別。尾巴披毛豐滿而成羽毛狀;短毛卷耳貓觸感軟滑及有彈性,但沒有長毛般濃密感覺。披毛屬短小型,尾巴披毛長度與身軀披毛相同。厚厚的披毛絲綢般的柔軟細致。而且越濃密越好。屬中等長度。品質極佳的貓,會呈現環狀羽毛型的披毛。
美國卷耳貓是起源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但是直到1983年才開始品種選育,并成為貓世界的稀有的新成員。據說源自1981年被丟棄的黑色母貓。由美國卷耳貓的雙親所產下的幼貓,形成卷耳的發生率只有50%。(經過一代代的血統基因穩定,純種的美國卷耳貓與純種的美國卷耳貓所產下的幼貓,形成卷耳的發生率基本上達到了100%)。出生時,外觀與一般無異,出生4~7天后逐漸開始變化,形成卷耳,并于四個月之后定型。與外貌相符的愛嬌性格,人氣普遍上升。1983年美國育種專家南希首次帶卷耳貓在貓展展出,獲得好評,并開始了培育過程。1989年12月,英國著名的貓科動物遺傳學家羅伊•羅賓遜,在遺傳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報告說,他分析遺傳DNA沒有發現任何缺陷,這為一個新的健康的品種奠定了基礎。
1986年CFA接受了美國卷耳的注冊。1993年在CFA的錦標賽上第一次得到同一品種,兩種被毛長度都可以獲得冠軍頭銜的先例,但比賽中不管是長毛還是短毛都劃歸為長毛組。2010年CFA禁止了美國卷耳貓與其他品種交配,以增加其血統純度。2012年最新統計全世界范圍內在CFA、TICA、GCCF等國際愛貓協會登錄注冊的美國卷耳貓數量不超過1萬只。
美國卷耳貓最大的特征是稍微卷曲的耳朵,雖然不是所有貓貓卷曲的程度都是一樣的,如有些耳朵指向頭項,有些則是指向斑紋。對于玳瑁色這種顏色的卷耳貓來說,玳瑁色和虎斑圖案都非常清晰醒目。理想的美國卷耳貓體型中等,樣子機警,表情甜美。美國卷耳貓的長毛、短毛品種都有著柔軟的絲般被毛,但長毛品種的尾巴是毛蓬蓬的。兩個品種的貓底毛都很少,所以被毛都很容易打理,偶爾洗澡和經常性的梳理就足夠了。
美國卷耳貓好奇,聰明而且熱愛同伴,擁有它就會迎接每一天的喜悅。它們是非常以人為本,很希望得到你的注意,因此,經常會在你腳邊輕輕拍你的腿提醒你它在你的身邊。它們希望所有的時間都能能與你在一起,無論是晚上睡在你的床上,或蜷在你的腿上,看著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它們喜歡孩子,并很好地適應其他寵物和新的情況。當介紹到它們的新家園,它們警覺和好奇,但尊重先前的居住者。它們有安靜的聲音,不過于健談,但是它們擁有柔和的顫音和咕咕的聲音。
美國卷毛貓在養護時需要特點小心,不能折反它們的耳朵,否則會造成軟骨折斷。美國卷耳貓是一種基因突變的情況,當卷耳貓出生時,它們的耳朵是垂直的,直到二到十天,它們的耳朵才慢慢開始卷曲起來,四個月便會定型,繁殖者可以在這個時候斷定小貓品質的好壞。而耳朵的卷曲程度可以相差很大,幾乎直弧90~180度不等。為了確保健康和遺傳多樣性的品種,品種定型前育種者用卷耳貓與立耳貓交配繁育,有50%的小貓成為卷耳。而基因穩定后,純種卷耳貓與純種卷耳貓繁殖的小貓幾乎為100%卷曲的耳朵。
目前,在市場針對卷耳貓而推出的貓糧產品也有不少,都是按著卷耳貓的口味而設計的。因為卷耳貓喜歡高脂的食物,因此產品成分自然就以這方面為主了。
雖然卷耳貓喜歡高脂肪的食物,但是主人可不能長期單一的給吃高脂肪的貓糧,因為如果貓的飲食中含有大量高脂肪的魚類或不新鮮的肥肉,會導致維生素E的攝入不足。生魚也是卷耳貓喜愛的食物之一,市場上也有類似的產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生魚中含有可破壞維生素B1的酶,所以主人需要定期為貓咪補充對應的維生素方可,這樣才能夠保證到卷耳貓的健康。
雖然卷耳貓的飲食應以肉類為主,但如果只給貓喂食肉類食品,這樣貓咪的營養也是不均衡的,主人要注意給多給貓貓吃水果和蔬菜,保證維生素的充分攝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