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中華田園貓
拉丁學名:Nulla luctus felis
別稱:土貓
生源地:中國
分布區域:東南亞
用途:驅趕老鼠
愛好:捕獵、追逐獵物
性格:好奇心重、獨立
我們通常會將沒有品種的貓稱之為田園貓或者是土貓,田園貓沒有經過任何人為的干預,完全純粹的自然繁殖,一般的用途是驅趕老鼠、保護農作物。雖然不是什么名貴的品種,但是卻有一定的地域性,就像每個地區的人類會有一定的特點一樣,貓咪在不同的地區也有非常獨特的特點,這也形成了本土的貓咪品種。
在4萬年以前,地球上正是哺乳動物興旺發達的時期,有一種動物叫做劍齒虎。它可以說是貓的最早的祖先,它在2萬年以前已經滅絕了,現在我們只能在生物、地質博物館看到它的化石,想象著它那令人生畏的樣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貓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種很久以前就滅絕了的動物——古貓獸,熊、黃鼠狼、浣熊、狐貍、美洲小狼等許多動物的祖先很可能也是這種動物。根據考古發現的結果和對古生物的分析、研究,這種動物生活在樹上,跟貓、狗有著相似的外表,身體較大,尾巴較長,腿較短,能象貓一樣自由伸縮爪子。
家貓是由野貓不斷進化而來的。亞洲家貓的祖先是印度沙漠貓、歐洲家貓的祖先是非洲山貓。一些古生物學家在南歐和北非的古代地層中發現了眾多的野貓遺骨,因而可推測貓在上新世冰河期就已經是足跡遍布的野生動物了。
由于我國歷史上并不像重視金魚那樣人工選擇定向培養貓品種,因此貓文化不及西方國家那樣發達。過去咱們的中國普通貓一直沒個學名,近些年來網友根據同樣尷尬的中國普通家犬給中國普通家貓命名為“中華田園貓”
中華田園貓主要有貍花貓、臨清獅子貓、四川簡州貓,白貓等,其中以貍花貓和臨清獅子貓最為出名。
毛質:
田園貓因為是混種貓,所以擁有各種毛色,毛長與毛質,毛色例如:虎斑,乳白,純白,純黑等。毛質例如:多毛,軟毛,硬毛等。毛長例如:長,短,中等長度等。
體質:
田園貓天生擁有比一般品系貓種更強的體質,它們健壯結實,因為是混種貓,基因庫龐大,一般沒有遺傳病,基因缺陷也沒有,和品系貓相比有一定的野外求生能力,可以說是貓之中擁有最強適應能力和體質的貓。
體型:
田園貓的體型也是五花八門的,一般公貓體型比較大,也是因為混種貓的關系,體型需要看上代交配的父母中擁有什么體型的貓,從而得出遺傳出來的小貓長大后的體型。
體重:
一般是3~8kg重,大種田園貓可能更重。
一般中華田園貓性格比較獨立,好奇心重,喜歡追逐獵物,因此多數土貓都會抓老鼠,而品系貓不太會。喜歡冒險,因此田園貓走失的幾率很大,當然因為是混種有基因的不確定性,所以有些可能會比較文靜,小時候可能帶有一點點攻擊性,實際上是把人當做玩伴所以會抓咬主人,不過你認真聽,它是在打呼嚕聲的,所以其實它很開心。如果想早點穩定小貓性格,在6~8個月大左右做絕育手術,性格會更依賴于人,而且不容易走失。
喂食
和一般的貓一樣,一般貓不能吃的例如:巧克力,洋蔥,生鮮食品,鹽,糖,有機磷等,都不能吃,不能說田園貓體質比較好,隨便也沒問題就能給它吃,一次沒問題,不代表第二次沒問題,生的東西最好煮熟了再給它吃,一般建議按主人自己的經濟能力選購一些優質的貓糧和營養品比較好,它們嘴里有一種很怪的酵素稱為“舌脂解酶”所以它們吃含有“三酸甘油脂”的食物時候,那些就會轉回苦苦的脂肪酸,所以它們不喜歡這種食物,當然過度喂食會導致它們過于肥胖而不健康。
清潔
短毛田園貓一般不用經常清潔,但最好是每周梳理一次,其次因為它們經常自行理毛(有人認為它們醒著的時候有1/3的時間都在理毛)所以其實不太需要人去協助理毛。
如果是長毛田園貓的話,因為毛質不同可能要3~7天梳理一次,以免打結或者過多皮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