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想象,對于鏟屎官而言,多年的寵物伴侶離世無疑是一場精神上的重創。在韓國,面對這樣的失去,有些人選擇默默地懷念,而有些人則選擇了一條更為極端的道路——克隆寵物,這一做法在韓國社會還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據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韓國有約四分之一的家庭選擇養寵物,其中貓和狗是最受歡迎的寵物種類。KB金融集團下屬的KB管理研究所于2023年對鏟屎官進行的調查進一步揭示,高達81.6%的受訪者將寵物視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員。因此,越來越多韓國人正遭受著所謂的“寵物離世綜合征”的困擾。慶北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更是表明,79%的鏟屎官在失去寵物后的一年內,都出現了嚴重的抑郁癥狀。
現年41歲的姜圣日是一位從事寵物殯葬業多年的從業者,他親眼見證了上萬個寵物葬禮。然而,即使經歷如此多生死離別,當他自己的寵物狗陪伴了他十年后離世,他依然深陷悲痛之中,每天都為狗狗生前使用的食盆更換食物和水。他坦言:“它的離世太突然,我無能為力,難以走出這份痛苦,我真的想克隆它。”不僅如此,還有韓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克隆寵物的詳細步驟,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巨大的社會關注,許多人紛紛在評論區詢問細節,希望能夠復制這一做法。
目前,韓國尚沒有針對克隆動物制定專門的法律。因此,一些鏟屎官會選擇通過私營企業來克隆去世的寵物。對此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僅僅在液氮中儲存寵物體細胞一年的費用就高達1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23萬元)。而根據狗的不同品種,克隆一只狗的費用更是高達6000萬至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1萬至52萬元)。
然而,克隆寵物的做法卻遭到了不少動物保護機構的強烈反對,韓國動物福利協會甚至向警方舉報了一家從事寵物克隆的私營企業。協會指出,克隆一只狗需要至少10只代孕母狗,這一過程中很難避免虐待代孕狗和殘忍處理多余或畸形小狗的情況,他們堅決認為:“克隆不應成為滿足人類需求的一種手段。”反對者們還進一步指出,無論如何,克隆狗的性格和特征都不可能完全與原生狗相同。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基因組工程中心主任具本京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寵物是無法復制的,克隆寵物必然會有不同的特質。在最壞的情況下,你甚至可能得到一個突變體。”相反的,支持克隆寵物的一方則認為,克隆寵物能夠為鏟屎官帶來安慰,利用技術追求幸福并無不妥。
鑒于這一爭議,韓國多名專家呼吁政府盡快為寵物克隆制定詳細的法律法規,以確保在克隆過程中不會發生虐待動物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