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
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狗狗無論是作為寵物狗還是流浪狗,它們的身影可以說無處不在。
因此狗狗也是最容易引起社會話題的動物。
我理解大家對狗狗的不同看法,喜歡和不喜歡都是由個人決定。
就像一開始說的,無論自己喜歡和不喜歡,都要允許它的存在,如果能做到這點,我相信世界會少很多傷害。
就像是這只被拴住的狗狗,如果不喜歡,大可以送人或者是送到收容所,再不濟就放它自由,何必用這種方式完全斷了它活下去的機會。
這只狗媽媽被自己的主人栓在了野外的一個籬笆樁上。這里雜草叢生,一看就是幾乎沒有人來的地方,不僅狗媽媽被拋棄了,就連它未斷奶的孩子也伴隨著媽媽一起被拋棄。
主人離開的時候什么也沒有留下,而狗媽媽能做的也只有等待別人來救助它。
在沒有食物與水的情況下它能存活的時間只有幾天。
這意味著,狗媽媽只有幾天的時間爭取自己繼續存活下去的機會。
而在這等待的期間,它還不得不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要保證自己的身體能繼續分泌奶水,這樣才能保證它的孩子能多存活幾日。
狗媽媽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拋棄,它躺在草坪上還在盡責地照顧孩子。
可能對于母親而言,沒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更能讓它感到心安。
這就是母愛,無論自己身處什么困境,只要知道自己的孩子還安然無恙,再大的困難都沒什么好畏懼的了。
到了第二天,狗媽媽已經有一天沒有吃東西了,它感到很餓,但是它依然選擇安靜地等待主人給它送食物,沒有發出任何求救聲。
就這樣狗媽媽又默默等到了第三天,此時它已經餓到渾身無力了,在加上還要同時照顧6只小狗,它身體的奶水完全不能保證6只小狗存活,而小狗也因為吃不飽開始叫了起來。
小狗的叫聲讓狗媽媽很心疼,這時它才開始大聲呼救,即便身體已經沒有力氣了,它還是要盡可能的引人來解救它。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名男子在騎車訓練過程中聽到了狗媽媽的叫聲,男子尋聲而去找到了狗媽媽,并且將狗媽媽一家救助了。
男子沒辦法獨自帶走這么多狗狗,于是他打電話給救援人讓他們將狗媽媽帶走了。狗媽媽被帶到收容所檢查,此時它已經完全沒有力氣能獨自站起來。
小狗們的健康狀況還比較好,這份功勞不得不歸功于狗媽媽。狗媽媽為了孩子,它不顧自己身體的安危而過度消耗自己身體的能量,只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都能吃飽。
雖然主人的行為讓人很寒心,但是狗媽媽對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又是那么的令人感動。有時候有些人真的比動物還無情。
人與動物都有惡和有善的一面,不過人的惡與善是可以自己選擇的,而動物的惡與善更多跟它們動物本性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