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動保組織Animal Reality Exposed公布了兩張照片,震撼到了太多人!
這兩排整整齊齊的狗狗并不是睡著了,而是全部安樂死了!
拍照的那天正是一家收容所的安樂日,而這種安樂日每天都在全國各地發生!
該組織表示,這些狗幾乎都是因為遺棄和丟失才到了這里,很多人一開始把狗狗當成禮物一樣送給孩子,可最后卻因為各種原因遺棄。
然而,領養的人卻少之又少,導致收容所爆滿,只能定期一批批安樂!
不同的國家對于流浪貓狗的安樂死的周期也不同,有的一個月,有的半個月,有的一周...
它們生命最后的一刻極度驚恐,無助,哀嚎。
看到無數的同伴“倒”在身邊,它知道自己的結果也會如此,而它最希望的就是能夠看到你的及時出現...
在日本一些收容所不是用針劑,而是用一種叫“夢幻盒”(dream box)的設施實施安樂。
他是一個不銹鋼外層,密閉的空間,狗狗們開始不安的在里面踱步。
收容所的職員按下按鈕,里頭就會被注入二氧化碳氣體,狗狗們會漸漸感覺到呼吸困難,身體不斷掙扎抽搐…
透視的小窗戶是為了讓職員觀看里頭的動態,但數分鐘后,還在掙扎的狗狗眼神穿過玻璃,直直得投過來最后一瞥…
然后它只能跟其他的同伴一樣倒下…
在它生命前的最后一刻,它始終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
最后所有的狗狗都閉上了眼睛,里頭一片死寂。
面對大量死去的貓狗,實施安樂死的獸醫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臺灣80后獸醫簡稚澄在給700多只收容所的狗實施安樂死后,將最后一針留給了自己...
從事獸醫行業她本希望能夠讓小動物們過的更好,但2年內親手安樂死700多只貓狗,讓她備受煎熬,她最終選擇用同樣的方式離開,希望大家“用領養代替購買”。
每天都有無數貓狗被安樂,殺死它們的不是獸醫,而是棄養它們的人!
安樂死,從來就不安樂,別以為它們走的安詳...
減少購買,懲罰遺棄,提高領養才是正解,希望“領養代替購買”,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如果你想養寵物,請在養之前三思再三思,想好自己需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如果你不能好好管理寵物,如果你不能好好對待它們,那一開始就不要觸碰它們。”
沒有放縱,就沒有傷害。沒有拋棄,就沒有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