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喜歡貓咪?圓圓的眼睛,毛茸茸的被毛,溫柔高雅的表現是否已經把你深深給迷住了?事實上,不管是養貓還是養其他寵物,這過程中都能給我們的心理與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良好體驗。
看到這你是否也對養貓有了心動和沖動了呢?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其實貓咪在我國社會上存在的個體數量已經非常多了,如果還打算選購各種各樣的貓咪,那你不妨看看以下數據......
流浪貓對生態的影響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流浪貓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它們在街頭巷尾游蕩,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造成了不小的威脅。據@果殼 最新的研究顯示,我國范圍內每年大約有121.3~329.8億野生動物被散養貓和流浪貓捕殺。這一數字讓人觸目驚心,提醒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有效管理流浪貓。
此外,作為密切依存人類的存在,流浪貓的種群大小與人口數量和國土面積息息相關。那么,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一多,面積第三大的中國,散養貓和流浪貓對野生動物的威脅又有多大?了解這個問題,對于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具有宏觀的指導意義。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收集數據,調查覆蓋了全國各省,數量分布也基本和人口密度正相關,契合胡煥庸線。這是首次對全國范圍內流浪貓對野生動物的捕殺情況進行了量化。
對野生動物具有捕食威脅的貓,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主人飼養,但可以自由活動,這部分我們稱之為散養貓;另一部分是無主貓,也就是沒有主人的貓,主要依賴于投喂、主動捕獵或者撿拾垃圾為生。
在估算散養貓的年捕食量時,我們根據問卷中的問題,比如每年大概帶回家什么動物,各自數量多少,乘以相應的系數。考慮到城鄉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尤其是家貓生活方式的不同,我們將散養貓按照城鎮和鄉村兩部分進行處理。
對于無主貓或者流浪貓,我們主要根據問卷人每年遇見或者看見的捕獵事件,然后按照相應的人口建立回歸模型,估測無主貓的年捕食量。
結合散養家貓和流浪貓的捕食估算結果,我們估測我國范圍內貓對野生動物的最低捕食總量為:16.1~49.5億無脊椎動物,16.1~35.8億魚類,11.3~38.2億兩棲動物,14.8~43.1億爬行動物,26.9~55.2億鳥類和36.1~98.0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21.3~329.8億野生動物被散養貓和流浪貓捕殺。
如何管理流浪貓
流浪貓對生態的影響如此之大,那么如何管理流浪貓呢?要知道,收容、捕殺或安樂死、TNR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方法。然而這些方法在我國可能并不完全適用,由于我國的動物收容所數量有限,且收容條件參差不齊,很難滿足大量流浪貓的收容需求。同時,捕殺或安樂死的方法也引發了環境倫理和動物倫理的強烈爭議。
在這種情況下TNR方法或許是一個更為可取的選擇。TNR方法旨在通過捕捉、絕育、放歸的方式控制流浪貓的種群數量。雖然理論上需要達到很高的絕育比例才能有效控制流浪貓的數量,但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廣泛的宣傳盡可能提高絕育率。同時控制流浪貓的輸入源頭也是關鍵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新的流浪貓的出現。
小編的愚見認為,為了有效管理流浪貓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動物收容所的支持力度提高收容條件,以滿足大量流浪貓的收容需求。同時也可以通過設立獎勵機制鼓勵人們主動領養和救助流浪貓。
其次加強宣傳教育也是必要的提高公眾對流浪貓問題的認識。讓大家意識到流浪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并積極參與流浪貓的管理工作。同時對于惡意遺棄寵物貓的行為也應該加強處罰力度以起到震懾作用。
此外,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到TNR行動中來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通過志愿者組織愛貓人士等力量的加入,可以更廣泛地捕捉絕育和放歸流浪貓,提高絕育率控制流浪貓的數量同時也可以為流浪貓提供更好的救助和安置!
然而,解決流浪貓問題僅僅依靠政府和社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作為個體,我們也可以為解決這個問題做出貢獻,最簡單的就是我們可以做到不散養不遺棄不投喂!不散養就是把家里的毛孩子盡量保護在室內,一方面消除它們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另一方面防止它們感染疾病遭受意外。研究表明,家養貓具有顯著更長的壽命,這讓它們多陪你一些日子何樂而不為?
作為鏟屎官,不遺棄更是最起碼的溫柔,珍惜你的毛孩子,任何遺棄都是沒有借口的背叛!過敏、太忙皆是可以避免或可以解決的問題。當你把毛孩子抱回家的時候,你就已然成為它生命中唯一的依靠,而你的遺棄則是你對它生命主動的抹殺!另一方面,遺棄是流浪毛孩子的主要源頭之一,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投喂不是針對流浪的毛孩子,但我們要站在第三個角度去看,比如當你看到可憐的毛孩子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的時候,想想你幫了它這一次它之后帶著一窩更可憐的小貓難以維系的場景。
而不散養,也是可以降低家貓捕食野生動物的機會,以及與流浪貓潛在的繁殖機會。不遺棄,則從源頭控制了流浪貓的種群輸入(政策制定需要跟上)。而不投喂,可以讓流浪貓種群自然地興衰交替,榮辱更迭,使得流浪貓種群迅速降低到環境能夠負載的體量。
所以說,比起投喂,更好的做法就是——真的做它的“太陽”,把它帶回家,擼流浪貓其實也不必寵物貓差!
投喂流浪貓是對還是錯
一些人認為,投喂流浪貓可以幫助這些無家可歸的動物,減輕它們的痛苦,并改善它們的生存狀況。這種行為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是一種善意的表現。
然而,另一些人可能會指出,投喂流浪貓可能會導致它們更加依賴人類,增加它們被傷害或被捕捉的風險。此外,流浪貓在城市生態系統中可能會對其他動物產生競爭壓力和威脅,例如捕食小鳥和爬行動物等。因此,投喂流浪貓可能會對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還有一些人認為,投喂流浪貓是一種干預自然選擇的方式。他們認為,通過投喂流浪貓,人們可能會干擾自然界的平衡,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這種觀點認為,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自然界的運作,而應該讓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
但不管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貓咪沒錯,我們也沒錯,而是我們與這些流浪的毛孩子的相處方式出現了錯誤。可問題總會不斷產生,對于流浪貓的爭議,我們誰都無法做出一個肯定的答復,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那為何不從我們自己做起呢?在此,小編呼吁廣大鏟屎官或是愛寵人士,做到不棄養,不虐待,不盲目跟風,以領養代替購買!
熱門問答
問:流浪貓壽命一般多少年?
答:由于環境的多樣性,且貓咪基因的亂串,流浪貓的壽命很不穩定,多半在3~5年之間而已。
問:流浪貓有狂犬病的幾率有多大?
答:流浪貓在狂犬病的問題上顯得尤為脆弱。由于其生活環境的多樣性,流浪貓更容易接觸到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從而增加感染的風險。相比之下,家養貓通常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接觸病毒的機會較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關于流浪貓攜帶狂犬病毒的確切幾率尚缺乏確切的統計數據。這主要是因為流浪貓群體數量龐大且流動性強,對流浪貓的監測和追蹤存在較大難度。
盡管缺乏具體數據,但普遍認為流浪貓在狂犬病問題上面臨更高的風險。這不僅是因為它們可能更容易接觸到攜帶病毒的動物,還因為流浪貓往往缺乏接種狂犬疫苗的機會。
問:流浪貓希望被收養嗎?
答:當我們談論流浪貓時,我們很容易陷入人類的情感和意愿,但我們必須記住,貓是一種動物,其行為和反應主要受本能和生存本能的驅使。它們沒有像人類那樣復雜的思維和情感,所以并不具備我們常說的意愿或渴望。
在野外,流浪貓的行為和選擇大多是為了滿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尋找食物和水源,以及一個安全的棲息之地,是它們每天的挑戰。一些貓可能會選擇在某個區域長期停留,而另一些則會不斷地遷移,以尋找更好的資源和生活條件。
當這些貓被收養時,它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對于很多貓來說,這意味著它們將獲得穩定的食物、安全的住所和干凈的飲用水。這是一個與野外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不再需要為基本的生存而掙扎。
然而,適應新環境對一些貓來說可能是一個挑戰。離開野外意味著放棄了自由,進入一個受限制的空間。有些貓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的變化。
結語
流浪貓的管控和福利,野生動物的保護和拯救,這需要每一個人參與進來添磚加瓦。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從“不散養,不遺棄,不投喂”做起!
關于更多寵物故事,歡迎關注愛寵網(www.cqzmzh.com),我們每天,不見不散~
文章資料及數據參考文獻
1) Blancher, P., 2013. Estimated Number of Birds Killed by House Cats (Felis catus) in Canada. Avian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8, 3.
2) Bonnington, C., Gaston, K., Evans, K., 2013. Fearing the feline: Domestic cats reduce avian fecundity through trait-mediated indirect effects that increase nest predation by other specie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50, 15-24.
3) Chalkowski, K., Wilson, A.E., Lepczyk, C.A., Zohdy, S., 2019. Who let the cats out? A global meta-analysis on risk of parasitic infection in indoor versus outdoor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Biology Letters 15, 20180840.
4) Crawford, H.M., Calver, M.C., Fleming, P.A., 2019. A Case of Letting the Cat out of The Bag-Why Trap-Neuter-Return Is Not an Ethical Solution for Stray Cat (Felis catus) Management. Animals :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MDPI 9, 171.
5) Doherty, T.S., Glen, A.S., Nimmo, D.G., Ritchie, E.G., Dickman, C.R., 2016. Invasive predators and global biodiversity lo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3, 11261.
6) Foley, P., Foley, J., Levy, J., Paik, T., 2006.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rap-neuter-return programs on populations of feral ca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27, 1775-1781.
7) Kays, R.W., DeWan, A.A., 2004. Ecological impact of inside/outside house cats around a suburban nature preserve. Animal Conservation 7, 273-283.
8) Krauze-Gryz, D., Gryz, J., Goszczyński, J., 2012. Predation by domestic cats in rural areas of central Poland: An assessment based on two methods. Journal of Zoology 288, 260-266.
9) Krauze-Gryz, D., Gryz, J., Zmihorski, M., 2019. Cats kill millions of vertebrates in Polish farmland annually.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17, e00516.
10) Loss, S., Will, T., Marra, P., 2013. The impact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on wildlife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396.
11) Loss, S., Will, T., Marra, P., 2015. Direct Mortality of Birds from Anthropogenic Caus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46, 99-120.
12) Loss, S., Marra, P., 2017. Population impacts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on mainland vertebrate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15, 502-509.
13) Loyd, K.A., Hernandez, S., Carroll, J., Abernathy, K., Marshall, G., 2013. Quantifying free-roaming domestic cat predation using animal-borne video camera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60, 183–189.
14) Murphy, B., Woolley, L.-A., Geyle, H., Legge, S., Palmer, R., Dickman, C., Augusteyn, J., Brown, S., Comer, S., Doherty, T., Eager, C., Edwards, G., Fordham, D., Harley, D., McDonald, P., McGregor, H., Moseby, K., Myers, C., Read, J., Woinarski, J., 2019. Introduced cats (Felis catus) eating a continental fauna: The number of mammals killed in Austral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37, 28-40.
15) McComb, K., Taylor, A., Wilson, C., Charlton, B., 2009. The cry embedded within the purr. Current Biology 19, 507-508.
16) Mori, E., Menchetti, M., Camporesi, A., Tabarelli de Fatis, K., Cavigioli, L., Girardello, M., 2019. License to Kill? Domestic Cats Affect a Wide Range of Native Fauna in a Highly Biodiverse Mediterranean Country.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7.
17) Nutter, F., Levine, J., Stoskopf, M., 2004.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free-roaming domestic cats and kitten survival r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25, 1399-1402.
18) Sm, L., Browne, M., Boudjelas, S., De Poorter, M., 2000. 100 of the World's Wor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 Selection From the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 Published by The 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ISSG) a specialist group of the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 of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 12pp. First published as special lift-out in Aliens 12.
19) Warner, R., 1985. Demography and Movements of Free-Ranging Domestic Cats in Rural Illinois.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49, 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