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入湍流,上躍火海
敏捷的身姿穿梭在災后的斷壁殘垣
它們是活的生命探測儀,延續了多少期許和生機……
他們是無懼無畏的勇士
他們是無間無隙的戰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
在災難來臨時,一群特殊的“逆行者”
——搜救犬
了解搜救犬的人都知道,這并不是個輕松的身份。
搜救犬的壽命普遍不長,因為救援的黃金時間是在72小時,所以它們經常要承受連續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高壓工作。
其工作強度,常人難以想象。




它叫黑豹,參加過近百次救援,2016年6月,南方持續暴雨,黑豹隨隊一路從江西到安徽救災。連續工作22天后,它倒在了救援的途中,“它太累了....中暑抽搐,腦水腫,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除了列舉的海嘯、小虎、韋德、巴特和黑豹,還有無數叫不出名字的搜救犬,為了人們出生入死……



最早將犬用于搜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50年,瑞士和意大利邊境有一座修道院,這附近的山谷經常發生雪災,所以院里的修士訓練了一頭犬,它可以幫助人們從厚厚的白雪下找到被埋的路人,有很多路人接受過它的求助,這就是有明確記錄以來的第一頭搜救犬。
后來的300年間,這個地區還是不斷地發生著雪災,搜救犬們也還是不斷地求助著路人們,有記載的就有2500多人被搜救犬救過命。其中最有名的一頭名為“巴里”的圣伯納犬,它一共挽救了40多人的性命。至今在伯爾尼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里仍保存著巴里的標本。
而將犬用在搜尋埋在殘骸下面的人,出現在二戰時期,當英國被德國轟炸之后,人們在廢墟下尋找幸存者時發現的。更進一步地形成具有明確功能性地組織則是從1954年開始的,美國、德國和瑞士曾先后成立正式的搜救犬隊伍。
它們第一次引起世界關注是在1976年意大利的弗留利大地震之后,12頭搜救犬找到了42名幸存者和510具尸體;1977在羅馬尼亞,10頭搜救犬又找到了15名幸存者和97具尸體;1980年法國的搜救犬出國協助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在阿爾及利亞找到了10名幸存者和500具尸體。
至此,搜救犬的名聲大噪,全世界都知道了它們的巨大貢獻和價值。于是各國都開始培養自己的搜救犬隊伍。
2001 年 4 月27 日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又名“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救援隊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部隊官兵、地震專家、醫療救護人員組成,隨后成立了搜索犬分隊。搜索犬分隊有 13 頭搜救犬,由德國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時牧羊犬組成。
2003 年 2 月 24 日新疆伽師巴楚發生地震后的 15 個小時后,6 頭搜救犬奉命出征并且出色地完成了搜救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利用搜救犬進行地震救援。
在2018年的大地震中,一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約百余頭搜救犬投入到了抗震救災第一線,地震中的幸存者70%都是由搜救犬發現的!
它們不會說話卻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在各種災害現場中,它們擔負著搜救工作,嗅到鼻子開裂,探尋每一個生命的奇跡;走到小腳受傷,也不放過任何一處死角;它們與救援人員一起穿梭在各種惡劣環境中,搜尋著生命的奇跡,拯救起鮮活的生命。它們就是忠誠機靈的搜救犬,是搶險救援現場的“生命天使”,是救援人員心目中“無言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