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鉤端螺旋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感染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重要而復雜的人和多種動物共患的傳染病。發病或帶菌動物是本病是主要傳染源。犬鉤端螺旋體病表現為傳染性黃疸和犬傷寒兩種類型。
【病原】
常用消毒液均可將其殺死。鉤端螺旋體很容易穿過消化道黏膜、生殖道黏膜、鼻黏膜和眼結膜,也可從破損的皮膚侵入。鉤端螺旋體侵入機體后很快進入血液,積聚于肝臟和腎臟,最后定位于腎臟生長繁殖。
1.犬傳染性黃疸型 鼠類的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在溫暖季節多發,主要采食了被鼠尿等污染的飼料或飲水而經口和經結膜感染,也可經鳥類傳播。本病多為散發,主要侵害幼犬。
2.犬傷寒型 病犬和健康帶菌犬是主要傳染源,病原隨排泄物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犬經黏膜或受傷的皮膚等途徑感染,雄犬的發病率較高
犬和鼠均是鉤端螺旋體的重要宿主,康復犬經尿液排毒可達幾個月,甚至更長。鼠呈亞臨床感染,但長期從尿液排出病菌,在適合的溫度和條件下污染周圍環境,成為自然界的疫源地,從而引起接觸人和其他動物發病。吸血昆蟲也能傳播本病,偶爾也可經胎盤傳染給下一代。
【生病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2-20天。臨床癥狀和預后主要與感染鉤端螺旋體的血清有關。感染黃疸出血群鉤端螺旋體的病犬,多呈急性出血型或黃疸型經過,癥狀嚴重,多預后不良,但也有部分感染犬呈現以腎炎型為主的亞急性經過。犬群鉤端螺旋體的感染幾率最高,臨床上主要為腎炎型為主的亞急性或慢性過程,預后良好。
出血性黃疸型,幾乎無潛伏期,病犬突然發病,精神沉郁、短期體溫升高、嘔吐、體質虛弱、肌肉僵硬及疼痛,四肢乏力,常呈坐勢而不愿走動,食欲廢絕,眼結膜和口腔黏膜充血、出血,呼吸捉迫,心律不齊,體表淋巴結腫脹,70%的病犬出現黃疸和血便,尿液渾濁色濃,呈豆油
病犬最后因極度衰弱而死亡,病程很短,往往于發生黃疸后3-5天死亡,個別病犬發病幾小時后就死亡,如能耐過1周以上,多數能治愈。
亞急性腎炎型 病犬精神沉郁、食欲減少,體溫升高,可視黏膜充血,部分病例可見潰爛和出血,肌肉疼痛不愿活動。病情急劇加重時,則發展為尿毒癥,出現嘔吐、血便、無尿、臭尿或脫水等癥狀。后期病犬常出現慢性腎炎癥狀,觸診腎腫大。亞急性病犬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多愈后良好。大多數病犬死于尿毒癥。
【如何診斷】
根據體溫升高、黏膜黃染及有出血點,尿液粘稠呈豆油色,紅細胞減少,白細胞增多,核左移等變化或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病學及剖檢變化,可作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