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q8fs7"></progress>

  • <menuitem id="q8fs7"><ins id="q8fs7"></ins></menuitem>

      <menuitem id="q8fs7"><ins id="q8fs7"></ins></menuitem>

      1. <samp id="q8fs7"><ins id="q8fs7"><ruby id="q8fs7"></ruby></ins></samp>

        <nobr id="q8fs7"><ins id="q8fs7"></ins></nobr>
      2. <tbody id="q8fs7"></tbody>
        1. 皮膚真菌病又稱癬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貓體表皮膚損傷、結痂、脫毛的一種皮膚病。真菌皮膚病是最難治愈的皮膚疾病,而且很容易傳染給人類,所以我們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一、皮膚真菌病原

          貓的皮膚真菌病主要有三種病原,一種是犬小孢子菌屬所致,該茵占皮膚真菌病的98%左右。另兩種為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發毛癬菌,各占發病的1%左右。皮膚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時間較長,抵抗力較強,在干燥環境中犬小孢子菌能存活1年以上,石膏樣小孢子菌對土壤有親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長繁殖并且長期存活。

          二、真菌流行病學

          皮膚真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性傳染,可通過貓的臥息地污染物及污染的梳子、刷子、鋪墊物等媒介傳染。體弱貓比體質強壯的貓更易感。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一般氣候炎熱、潮濕季節發病率高。患真菌病后治愈的貓,對同種真菌再感染有抵抗力,抵抗力幾個月至1年后消失。

          該真菌是一種人獸共患的皮膚病,對兒童及婦女更易感染,成年男性抵抗力較強。

          三、發病癥狀

          患貓皮膚感染真菌后,多發于頭部耳朵、四肢趾爪和軀干等部位。患部可見脫毛,有皮屑,輕度紅斑,組織液滲出后可結痂。患部搔癢,個別貓如抓撓繼發細菌感染時,滲出嚴重,可見皮膚患處紅腫糜爛,重者可化膿。皮膚真菌病的發展,一般由中間向四周環行擴散,若不及時治療,轉為慢性病程較長。

          四、實驗室診斷

          1.用伍德氏燈檢查,將病貓放入暗室內,用伍德氏燈患部照射,如為犬小孢子菌感染的真菌時,患部可發出黃綠色的熒光,即確診。如為別的真菌感染則無熒光出現。

          2.病原菌檢查:在患部的皮膚邊緣上刮取被毛或皮屑于載玻片上,加數滴10%的氫氧化鉀镕被,于酒精燈上稍加熱,后壓上蓋玻片,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真菌抱子。

          五、治療方法

          1.灰黃霉素片30毫克/千克體重,1次/日,連服3~4周,能抑制深部毛根真菌的發育。

          2.外敷抗真菌藥,將患部被毛剪掉,皮膚清理干凈。用癬凈或克雷哩軟膏、達可寧或癬敵軟膏(任選一種),涂于患處,涂藥面積應大于患區,有劇癢的可與醋酸可的松軟膏交替使用。

          掃碼進群:愛寵網鏟屎群
          長按或截屏保存,再用微信掃一掃
          點贊 ({{click_count}}) 收藏 (0)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