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犬瘟熱,俗稱狗瘟,英文名稱為Canine distemper,是一種主要危害幼犬的嚴重犬類疾病。其病原體是犬瘟熱病毒。病犬以呈現雙相熱型、鼻炎、嚴重的消化道障礙和呼吸道炎癥等為特征。少數病例可發生腦炎。雪橇犬等適合于寒性地帶生活的犬種患此病死亡率較高。
病毒源
病犬的各種分泌物、排泄物(鼻汁、唾液、淚液、心包液、胸水、腹水及尿液)以及血液、腦脊髓液、淋巴結、肝、脾、脊髓等臟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隨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健康犬與病犬直接接觸或通過污染的空氣或食物而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最易感染外,毛皮動物中的狐、水貂對犬瘟熱也十分易感。
臨床診斷
臨床癥狀
犬瘟熱潛伏期隨傳染源來源的不同長短差異較大。來源于同種動物的潛伏期為3-6天。來源于異種動物的潛伏期有時可長達30~90天。
癥狀多種多樣,于病毒的毒力,環境條件、年齡及免疫狀況有關。50%~70%的CDV感染表現為亞臨床癥狀,表現倦怠、厭食、體溫升高和上呼吸道感染。重癥犬瘟熱感染多見于未免疫接種的幼犬。犬瘟熱開始的癥狀是體溫升高,持續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幾天后體溫再次升高,持續時間不定。可見有流淚、眼結膜發紅、眼分泌物由液狀變成粘膿性。鼻境發干,有鼻液流出,開始是漿液性鼻液,后變成膿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轉為濕咳,呼吸困難。腸胃型的出現嘔吐、腹瀉、腸套迭,最終以嚴重脫水和衰弱死亡。
神經癥狀性犬瘟,大多在上述癥狀7~21天出現,也有一開始就表現為神經癥狀者,幼犬經胎盤感染可在28天~42天產生神經癥狀,由于犬瘟熱病毒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不同,癥狀有所差異。病毒損傷于腦部,表現為癲癇、轉圈、站立姿勢異常、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咀嚼肌及四肢出現陣發性抽搐等其它神經癥狀,此種神經性犬瘟預后多為不良。犬瘟熱病毒可導致部分犬眼睛損傷,臨床上以結膜炎、角膜炎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發病后15天左右多見,角膜變白,重者可出現角膜潰瘍、穿孔、失明。
死亡率
該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達80~90%。并可繼發肺炎、腸炎、腸套迭等癥狀。臨床上一旦出現特征性犬瘟熱癥狀,預后很差。特別是未做過免疫的犬。盡管臨床上進行對癥治療,但對病情的發展很難控制,大多以神經癥狀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復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流行性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多發。本病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三年一次大流行。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犬均可感染,但以未成年的幼犬最為易感。純種犬、警犬比土種犬易感性高,而且病情反應重,死亡率也高。本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鼻、眼分泌物和尿液。
曾有人報道感染犬瘟病毒的犬60-90天后,尿液中仍有病毒排出,所以說尿液是很危險的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病犬與健康犬直接接觸,也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感染。同室犬一但有犬瘟發現,無論采取怎樣嚴密防護措施,都不能避免同居一室的犬感染。
治愈率
經過統計,犬瘟熱的治愈率極低,寵物醫院普遍認為治愈率低與治療時間的早遲、治療用的血清或抗體等生物藥品效價的高低以及犬只的血統和年齡有直接關系。即早期病例可望治愈,中后期病例治愈困難。
治愈影響因素
1.免疫情況完成免疫程序的犬只,不論采取的是主動免疫還是被動免疫,都能減輕發病癥狀。
2.治療時機由于犬瘟熱發病初期與一般感冒癥狀相似很容易延誤該病的最佳控制和治療機會。
3.治療方案犬瘟熱的治療效果與治療方案的確立密切
病原
早在1905年Carre提出本病的病原是一種病毒,1951年Dedie首次用組織培養的方法培養出犬瘟熱病毒。現己查明犬瘟熱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屬的成員,與該屬的麻疹病毒和牛瘟病毒有著密切的抗原關系。
犬瘟熱病毒抵抗力不強,對熱、干燥、紫外線和有機溶劑敏感,易被紫外線、乙醚、甲醛、來蘇兒所殺死;2~4C可存活數周,室溫下存活數天,50~60Cl小時可使該病毒滅活。pH4.5以下和9.0以上的酸或堿環境可使其迅速滅活,但低溫冷凍可以保得數月,冷凍干燥可保存數年。
治療措施
治療犬瘟初期的方法:旺旺五聯-抗肌肉注射:0.1ml/kg體重,1次/天,連用2天。預防劑量減半或遵醫囑。中藥治療板藍根20G 麥冬8G 半夏7G 金銀花10G 大黃8G 甘草7G 連饒10G黃芩8G 石膏40G 黃芪10G 冬花8G 莆苓10G 白術9G 柴胡6G 這個時期的治療成功率低的可憐,盡管這樣請您還是不要放棄如果他能多活一秒,請千萬別再一秒前選擇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