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貓為什么容易胖?用遺傳學證明大約2/3的橘貓都是公貓,公貓胖,所以大家會覺得橘貓都胖。一般來說,公貓都比較大餅臉,而且絕育了之后都很容易變胖,另外橘色就是貓最普遍的顏色,普遍來說家貓都比較胖,而家貓很多都橘色,所以大家會覺得是橘貓胖。


貓的基本顏色其實只有兩種,就是黑和橘。
在這個基礎上會有一些變化,這靠其他基因,這些基因一般都在常染色體上,先忽略它們。
橘黑基本色是一個重點,其實是兩種色素的作用:
一種叫真黑素,對應黑色、巧克力色或肉桂色,控制它的基因我們暫且管它叫o基因;
一種叫褐黑素,對應的是紅褐色,就是橘色,控制它的基因我們管它叫O基因。
母喵的性染色體是XX,公喵是XY。o基因和O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公喵只有一個X,只要這個X上面有O基因,那他就是個橘貓。要是是o基因,那就是個黑貓。
母喵有兩個X,必須兩個X都有O基因,她才能是個橘貓。兩個X都是o基因,那就是黑貓,一個o一個O,這里有點特殊,有個劑量補償效應,我們暫時不展開說了,總之她會是黑橘兩色喵。
在這個基礎上面,會有其他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搞點花樣出來,比如有的基因可以讓紅色淡化,成為乳色,有些基因可以讓黑色淡化,變成藍色,另外還有一些控制花紋的基因。
這些基因還會搞出玳瑁貓,三花貓等等出來。比如單看基本顏色基因的話,公貓應該都純色的,因為基本色只由一個X來決定,它說是啥就是啥。但是要是在常染色體里有個基因突然蹦跶出來,控制了貓毛中一部分的顏色顯示不出來,變成白色,那這個貓就是雙色公貓了。(所以公貓要是雙色,那一定有個顏色是白的;三花、玳瑁都是母貓)
回到基本色,所以理論上來說,大約2/3的橘貓都是公貓。


所以現在有兩個解釋了。
第一,2/3的橘貓都是公貓。就是說,橘貓大多數都公貓,公貓胖,所以大家會覺得橘貓都胖。
至于公貓為什么胖,那也不一定是真胖,因為一般來說,公貓都比較大餅臉,而且絕育了之后都很容易心寬體胖。
第二,不管公母的話,合起來說,橘色就是貓最普遍的顏色。貓,家貓,都比較胖,而家貓很多都橘色,所以大家會覺得是橘貓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