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但是說到具體養公貓還是養母貓?卻是會讓很多人為難的一點(土豪養一對,就忽略)。養母貓者,可日后再將小貓咪賣掉,養公貓亦可作為種貓來。那么,到底養公貓還是養母貓好呢?其實這的確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不但是男女的問題。還要包括,品種,顏色。這兩個特征也是比較重要的,在決定養貓之前,你都需要考慮清楚,但是今天我們只來聊性別。


養公貓好還是養母貓好呢?
那么小公貓和小母貓有哪些不同呢?眾所周知的一點可能是外觀,在相同品種的貓咪中,公貓成年后整體會比母貓體型更大,體重更重。在可愛的小串串中,往往也是如此。在壽命這個角度來說,從整體的一個數據來看,母貓一般會比公貓多活 1 到 2 年。在遺傳學上有一個理論是,貓的性染色體遺傳中,母貓是 XX,而公貓是 XY,顯然公貓缺條腿嘛,所以在推及壽命方面,可能平均就會短一些,其實在人類的壽命研究中,也是有這樣的看法支持者的。
拋開以上這些不談,影響壽命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如下幾點:先天疾病影響,飲食狀況,壓力狀況。在性格方面,總體來說,公貓的性格會好過母貓,公貓在大部分情況下會表現的更加外向,更加友好。而母貓可能稍微會有些傲嬌,這個可以類比人類。
當然,在純種貓領域,性格在繁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多血線中,無論公貓母貓,性格都非常的好,這是繁育人多年選擇性繁育的結果。對于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通常四五個月的貓會比一兩歲的貓更快的適應。而相對于公貓來說,母貓更容易快速適應環境。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母貓在野外的時候,更傾向于與別的母貓合作撫養小貓的這一本能。公貓領土意識很強,因此適應起來會更慢。也正是因為公貓的領土意識比較強,所以公貓可能會更喜歡室外的冒險,它們會更喜歡跑到你的院子里或者小區里去冒險,而母貓則相對來說,天性里適應比較小的空間生存,這會讓它更有安全感。


但是,無論養公貓還是母貓,在現在的都市化生活環境中,為了保證它們的安全,小編有如下幾個建議:
增加家里的玩具和垂直空間的布置(家里好玩,心就不野)
家里每個窗戶都要裝上金剛網紗窗
有條件的話把防盜門的鎖換成密碼或者指紋鎖(這樣你就可以不必為了倒個垃圾,沒帶鑰匙,而去把門虛掩著了,很多貓就是這樣跑出去的)
如果你有遛貓的習慣,要給它佩戴個定位器
不想買定位器,起碼給佩戴個銘牌
關于抓撓行為,特別是對于沒有絕育的貓咪來說,公貓的抓撓行為會比母貓頻率高一些,原因是,抓撓的過程就是做領土標記的過程。未絕育的公貓不單會通過噴尿標記領土,抓撓任何它覺得是領土邊界的地方,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式。如果你不打算給貓咪做絕育的話,那么公貓和母貓之間的區別就更大了,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你一定要心中有數。
對于公貓來說:大部分都會有噴尿行為,味道很大,如果小區或者鄰居家有發情的母貓,它們會更容易跑出去。在這里我糾正一個錯誤:大部分人認為公貓也會發情,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公貓性成熟之后,只要有母貓發情,它們就會有需求,而并不會像母貓一樣是周期性的。如果家里有兩只公貓的話,會打架,或許會很慘。

附近有發情的母貓,公貓在家里的破壞性會更強,壓力也會導致其它健康問題。 比較常見的是:自發性膀胱炎。有意思的一點是,如果公貓聞到了附近母貓的信息素,卻無法交配,它很有可能跟你更加親密,甚至抱你的大腿或者胳膊,甚至它會更加傾向與女主人互動,沒錯,它在找一個出口發泄。 對于母貓來說:一般 6 到 12 個月期間會經歷第一次發情,這期間它很可能會非常非常非常的粘你,它會去摩擦無力所有垂直空間的東西,頻頻發出嚎叫,甚至不在貓砂盆里大小便(這一點并不罕見),你常會在門口或者窗臺處看到它的尿液,這是求偶的行為。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單母貓家庭,如果貓咪反復發情的話,子宮非常容易發生感染。這也是寵物醫院最常見的一個病。所以我一般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不做繁育的話,母貓是一定要絕育的。至于公貓,如果各方面行為問題不怎么嚴重,你可以考慮不絕育,但是這是純個人觀點。以上這兩種關于絕育的觀點,都是基于單貓家庭,不適用于雙貓及多貓家庭。
說了這么多,那么到底你該養一只公貓還是母貓呢?
真的沒有絕對的結論,不同的主人,對寵物情感需求可能也是不同的,你選購的品種也是不同的,因此,決定權還是要交給你自己。你家的貓咪是公是母呢?你打算養一只公貓還是一只母貓呢?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