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腫瘤病多嗎?
貓確實會發生腫瘤疾病。貓的腫瘤疾病比較多,尤其是老齡貓的腫瘤疾病發生率更高,最常見的是母貓的乳腺腫瘤,有良性的(叫做良性腫瘤),也有惡性的(叫做癌)。


貓咪得腫瘤的癥狀以及怎么治療?
腫瘤分類一般根據其來源的組織來進行,每一類別又按照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及其對動物健康的影響而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兩類,貓的腫瘤疾病的發生率高,因為貓的壽命不斷地延長,造成貓的發生率明顯地高于家畜。腫瘤是異常出現的組織(或者細胞群),生長速度比正常組織快,惡性腫瘤對組織和動物的生命影響大。
在世界范圍內,貓的皮膚肥大細胞瘤和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國內的小動物腫瘤的發生率、品種因素和地區性影響等情況尚無可信的資料統計數據。從目前我國小動物臨床的腫瘤病例上看,可以見到許多種貓的腫瘤,例如:腺體瘤(尤其是乳腺瘤)、鱗狀細胞癌、各種肉瘤、基底細胞瘤、脂肪瘤、纖維瘤、色素瘤、血管瘤、軟骨瘤以及卵巢的種植性腫瘤等,臨床的腫瘤手術中,乳腺瘤的比例最大。
腫瘤的命名主要根據以下方法:良性腫瘤是在腫瘤來源組織的名稱后加上“瘤”字來命名的,例如:腮腺瘤,血管瘤,脂肪瘤等。惡性腫瘤的命名比較復雜,來源于間葉組織的的惡性腫瘤被稱為“肉瘤”,如:淋巴肉瘤,橫紋肌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等;由上皮組織形成的肉瘤叫做“癌”,如:耳叮嚀腺癌,鱗狀細胞癌等;對于來源于神經組織和未成熟的胚胎組織的惡性腫瘤的命名,通常采取在發生腫瘤的組織或者器官的前面加上“成”字構成,也可以在來源組織的后邊加上“母細胞瘤”4個字,例如:腎細胞瘤,成神經細胞瘤等;對于某些來源還有爭論的惡性腫瘤,一般是在腫瘤的名稱之前加上“惡性”來完成命名,例如:惡性黑色素瘤等。


腫瘤的臨床診斷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活組織檢查:簡稱活檢。活檢是一種迅速而準確的臨床診斷方法,取腫瘤組織塊、穿刺物、刮落的或者脫落的細胞碎片在顯微鏡下由獸醫病理專家進行鑒定。在做活檢之前,應當了解被檢查動物的基本情況,例如:動物種類,性別,品種,年齡,腫瘤的生長部位,生長速度,外觀,觸診的情況等,以便有的放矢。
儀器診斷:X射線透視、拍X光片是判斷腫瘤部位的有效方法,臨床上經常采用;如果有必要,B超診斷可以協助獸醫對腹腔腫瘤做出判斷。各種窺鏡的使用是準確的臨床診斷手段,例如:食道、胃窺鏡,結腸鏡,腹腔鏡等已經開始在國內獸醫臨床上使用。CT診斷的準確性好,只是設備昂貴。
免疫病理學檢查:通過檢查與腫瘤有關的抗原和抗體來進行。
組織化學檢查:用來鑒別與正常組織結構和形態相似的腫瘤,在病理實驗室進行。
臨床鑒別診斷:指視診、觸診和問診相結合的傳統方法,當獸醫缺乏必要的儀器時,只能有此方法做臨床鑒別,主要問清楚腫瘤的生長速度,表面狀況,與周圍組織的界限是否清楚,生長方式,是否持續出血,是否發生轉移等情況。應當注意,當腫塊在2-3天內出現,有壓痛和發熱,一般是細菌感染,經消炎藥治療后退燒,腫塊隨之縮小。
腫瘤的治療在確定了腫瘤的性質和位置之后才能進行。應當考慮動物的年齡和身體機能狀態。采用的治療方法可以是一種或者多種方法相結合來進行。
藥物治療:用于手術不宜實施或者手術不能根治的腫瘤,采取藥物化療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手段,臨床上發展很快,但是目前尚不能很好地解決多數病例的問題。也用于手術治療的配合措施。
儀器治療:磁療、放射療法和超聲治療等是治療難以通過手術根治的腫瘤病的措施。
手術摘除:對于多數良性腫瘤(已經確定了腫瘤范圍的),通過手術摘除腫瘤是最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應用廣泛。對于某些非良性腫瘤,如果貓的主人要求手術,則手術的切除范圍應當比腫瘤的體積大一些,一般超過腫瘤邊緣至少1厘米。注意:手術時應當先結扎血管、淋巴管,然后再摘除腫瘤組織塊。
其它方法:包括非切除性外科治療、載體導向治療、中醫療法、免疫療法等,均在臨床上針對不同病例和病例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立體定向殺腫瘤:三維立體定向放療照射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效果和對周圍組織的影響均好于二維平面放射的方法。臨床上已經將三維立體定向放療照射與傳統治療方法相結合,用于鼻咽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的治療,提高了治療的效果。
貓皮膚的腫瘤在臨床上比較容易被發現,由于皮膚與外界的直接接觸,化學性因素、放射性因素、病毒性因素、激素和遺傳性因素都是皮膚腫瘤發生的原因。由于皮膚腫瘤的多樣性,一般在臨床上將皮膚腫瘤分成以下幾類:痣、良性腫瘤、輕度惡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所謂輕度惡性腫瘤在皮膚中呈局部性浸潤,通過手術可以切除,切除后常有復發的現象,但是很少轉移的惡性腫瘤。
基底細胞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主要發生在中老齡的貓(犬的發生率更高)。貓的基底細胞瘤一般來源于表皮,但是缺少表皮附屬物,可以發生在皮脂腺、頂漿分泌腺和毛囊內。
基底細胞瘤有色素沉著,呈橢圓形,表面光滑,無毛或者潰瘍;腫瘤呈膨脹性生長,有蒂,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在表皮下的組織中可以移動,質地堅實。貓的發生部位不定,安哥拉貓、暹邏貓、喜瑪拉雅貓的發生率較高。
手術切除腫瘤是首選的治療措施。只有貓的多中心性基底細胞瘤手術后偶見復發。
鱗狀細胞癌起源于表皮棘細胞或者毛根外鞘的上皮,穿過生發層并且侵害其下的結締組織,可以進一步擴散到周圍的組織甚至骨組織中,但是發生的速度并不快。
貓的皮膚鱗狀細胞癌一般與慢性陽光性皮膚損傷有關,耳廓和眼瞼的(白色)皮膚發生率高一些,而非光化性癌變主要出現在趾部。病初的癥狀與犬的光化性角化癥相似,病灶小但是侵襲性強,皮膚局部隆起而邊緣堅硬。光過敏性皮炎在貓常見,主要發生在白貓的耳尖和其它暴露的部位,但是腫瘤的發生可能持續幾年的時間。
手術完全切除和冷凍手術是兩種最常采用的方法。對于分化良好的皮膚鱗狀細胞癌可以手術切除,對于分化不好的腫瘤手術后可能出現局部復發或者轉移;也可以采取放射療法。
膠原纖維痣是局部性皮膚發育的缺陷,由于膠原蛋白過度沉積形成的。以中老年貓為主,常見于頭部、頸部和四肢下部,結節狀隆起,表面呈乳頭狀,病變偶見于皮下和脂肪組織中。手術可以切除。
貓皮膚黑色素瘤:貓皮膚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并不高,主要發生在中老年的貓,常見于頭部和身體的末梢部位,位置淺,與周圍組織的界限清楚,有時直徑可達數厘米大小;以良性為主,可以通過手術摘除腫瘤。
貓的皮膚肥大細胞瘤個體小,有獨特的組織細胞型;貓肥大細胞型的腫瘤以頭部和頸部為主,呈單個無毛的結節,直徑2-3厘米,多發生在4歲以上的貓,有時擴散到皮下脂肪組織。組織細胞型的貓肥大性細胞瘤多見于4歲以下的暹邏貓,腫瘤位于皮下,突起,一般直徑小于0.5厘米,但是數量多,分布的區域廣,形態各異。

貓的皮膚肥大細胞型的種瘤可以手術切除,術后少數病例出現轉移。而組織細胞型的貓肥大性細胞瘤可以自然恢復,不必治療。
貓的消化系統腫瘤以口腔為主,常見貓的鱗狀細胞癌,胃和直腸主要發生腺瘤和腺癌,也可以發生平滑肌瘤或者平滑肌癌,消化道下段的腫瘤也時常發生。
貓的口腔鱗狀細胞癌手術后大部分出現轉移,臨床常見轉移至局部淋巴結或者肺臟,多數接受手術的病貓在手術后3個月內死亡。犬患口腔鱗狀細胞癌后出現局部復發、或者轉移到同側的咽后、頸淺淋巴結甚至肺臟;雖然齒齦部的鱗狀細胞癌發生轉移的并不多,但是患病部位會出現嚴重的潰瘍與糜爛,因此,安樂死是本病的重要選擇。
貓的膽管癌主要是肝臟原發性腫瘤,當臨床上出現腹部膨大、疼痛、腹水和食欲下降時,腫瘤已經發展到后期,此時,一些肝臟組織已經被腫瘤細胞所取代,也可能見到肝實質中散在分布的、直徑數厘米的結節狀腫瘤。
由于本病有多發性的特點,因此要同時鑒別其它器官有無腫瘤發生。無論是分化程度高的腫瘤(囊泡樣結構)還是分化程度低的腫瘤(侵襲性大,由小的不規則的腺泡組成)病例,在臨床確診時基本上都已經發生了腫瘤的肝內轉移,因此本病一般預后不良。
胰腺癌在貓腹腔腫瘤中發生率比較高,臨床上以嗜睡、食欲不振為主,有時出現腹圍增大,如果腫瘤壓迫膽管在十二指腸的入口處,會發生阻塞性黃疸。
本病在觸診檢查時應當注意與腸道病變的區別,因為胰腺癌是以堅硬的塊狀出現的,放射檢查可以發現腫塊的存在,腹腔鏡檢查可以發現胰腺的一部分組織被多結節的腫塊所取代,并且與周圍組織以及大網膜相粘連。腫瘤表面可能已經壞死。
因確診為胰腺癌時,癌細胞基本上已經轉移至肝臟,有時轉移到腎臟或者脾臟,所以本病預后不良。
腎臟的腫瘤臨床發生率不高,惡性的原發性腎腫瘤一般以中老年貓為主,沒有品種的差異;腎臟的腫瘤包括腺瘤、脂肪瘤、纖維瘤和乳頭狀瘤,多數在尸體剖檢時才被發現。
有50%的這類腫瘤造成貓腎臟的病理變化,使腎臟腫大和變形;注意,貓的淋巴肉瘤多與貓的白血病病毒感染有關。
由于腎臟的生理功能,患腎臟腫瘤的動物出現體重和食欲均下降,精神差,體溫升高,嚴重時腹部增大;由于不同程度的腎性尿毒癥的發生,尿液檢查時常見血尿,血中紅細胞增多。
診斷腎臟腫瘤的基本方法是超聲診斷和放射檢查,用于確定腎臟腫塊的大小和位置,同時做胸部放射檢查是否出現腫瘤的轉移。尿沉渣的檢查可能會發現腫瘤細胞。活組織檢查是確定腫瘤性質的基本方法;根據病例的不同,可能需要尿路造影和腎動脈造影。


治療的方法包括保守療法與手術,不同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有差別。
卵巢的腫瘤有腺瘤和腺癌兩種,常見腹部增大,伴發腹水,而一般不引起功能性改變。超聲診斷或者腹腔窺鏡可以發現腫瘤一般是單側的,個體比較大。腹腔探察可以發現卵巢腫瘤的存在,外觀呈大小不同、數量多的腫塊形成囊狀,囊內有液體,囊外有包膜包裹。
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是,卵巢癌的轉移性大,如果手術時在卵巢周圍器官的漿膜上發現有大量的腫瘤結節,應當監測肺臟、肝臟等器官是否有腫瘤的轉移;如果卵巢癌已經大面積地轉移,應當對動物實施安樂死。
貓的淋巴肉瘤以消化型和胸腺型多見。消化型淋巴肉瘤的癥狀包括:嚴重的腹瀉和下痢,厭食和嘔吐,貧血;觸診腹腔可以摸到增粗的腸段(有腸道腫瘤),腸系膜淋巴結增大。
貓的淋巴肉瘤是由反轉錄RNA病毒引起的,用熒光素標記的兔抗貓白血病病毒血清處理貓的外周血液涂片或者骨髓涂片,會出現明亮的綠色熒光,對本病的診斷有臨床意義。
治療:藥物治療包括給予強的松龍(可以改善癥狀,使淋巴結腫瘤消退,但是不能降低死亡率)、環磷酰胺、長春新堿、左旋苯丙氨酸氮芥、胞嘧啶阿拉伯糖苷和天門冬酰胺酶等。但是,從總體上看,當臨床確診后,病貓一般僅能活幾十天,安樂死是可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