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創傷
【病因】
有刺創、切創、砍創、撕創和咬創等。
【診斷要點】
創傷的主要癥狀為出血、疼痛、撕裂。嚴重的創傷可引起機能障礙,如四肢的創傷可引起跋行等。
【治療】
(1)新鮮創傷:在剪毛、消毒、清洗創傷附近的污物、泥土后,根據受傷程度,采取相應措施。如小創傷可直接涂擦碘酒、5%龍膽紫液等。創傷面積較大,出血嚴重及組織受損較重時,首先以壓迫法或鉗壓法或結扎法止血,并修整創緣,切除挫傷的壞死組織,清除創內異物,然后進行必要的縫合等。
(2)陳舊創或感染創:應以3~5%過氧化氫溶液洗滌,創口周圍3~4厘米處剪毛或剃毛。對皮膚消毒后,涂以5%碘酒,然后根據創傷性質及解剖部位進行創傷部分或全部切除。如創緣縫合時,必須留有滲出物排泄口,并裝紗布引流。也可裝防腐繃帶或實行開放治療。治療中應根據病犬精神狀態,作全身治療。
2。膿腫
【病因】
本病主要繼發于各種局部性損傷,如刺創、咬創、蜂窩織炎以及各種外傷,感染了各種化膿菌后形成膿腫。也可見于某些有刺激性的藥物,如10%氯化鈣、10%氯化鈉等,在注射時誤漏于皮下而形成無菌性的皮下膿腫。
【診斷要點】
各個部位的任何組織和器官都可發生,其臨床表現基本相似。初期,局部腫脹,溫度增高,觸摸時有痛感,稍硬固,以后逐漸增大變軟,有波動感。膿腫成熟時,皮膚變薄,局部被毛脫落,有少量滲出液,不久膿腫破潰,流出黃白色粘稠的膿汁。在膿腫形成時,有的可引起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待膿腫破潰
后,體溫很快恢復正常。膿腫如處理及時,很快恢復;如處理不及時或不適當,有時能形成經久不愈的瘺管,有的病例甚至引起膿毒敗血癥而死亡。
發生在深層肌肉、肌間及內臟的深在性膿腫,因部位深,波動不明顯,但其表層組織常有水腫現象,局部有壓痛,全身癥狀明顯和相應器官的功能障礙。
根據臨床癥狀診斷并不困難,必要時可行穿刺。如抽吸到膿汁,即可確診。
【治療】
第一,對初期硬固性腫脹,可涂敷復方醋酸鉛散、魚石脂軟膏等,或以0.5%鹽酸普魯卡因20~30毫升,芐青霉素鉀(鈉)40萬~80萬單位進行病灶周圍封閉,以促進炎癥消退。
第二,膿腫出現波動時,應及時切開排膿,沖洗膿腫腔、安裝紗布引流或行開放療法,必要時配合抗生素等全身療法。
3。骨折
【病因】
本病主要繼發于各種局部性損傷,如刺創、咬創、蜂窩織炎以及各種外傷,感染了各種化膿菌后形成膿腫。也可見于某些有刺激性的藥物,如10%氯化鈣、10%氯化鈉等,在注射時誤漏于皮下而形成無菌性的皮下膿腫。
【診斷要點】
各個部位的任何組織和器官都可發生,其臨床表現基本相似。初期,局部腫脹,溫度增高,觸摸時有痛感,稍硬固,以后逐漸增大變軟,有波動感。膿腫成熟時,皮膚變薄,局部被毛脫落,有少量滲出液,不久膿腫破潰,流出黃白色粘稠的膿汁。在膿腫形成時,有的可引起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待膿腫破潰后,體溫很快恢復正常。膿腫如處理及時,很快恢復;如處理不及時或不適當,有時能形成經久不愈的瘺管,有的病例甚至引起膿毒敗血癥而死亡。
發生在深層肌肉、肌間及內臟的深在性膿腫,因部位深,波動不明顯,但其表層組織常有水腫現象,局部有壓痛,全身癥狀明顯和相應器官的功能障礙。根據臨床癥狀診斷并不困難,必要時可行穿刺。如抽吸到膿汁,即可確診。
【治療】
第一,對初期硬固性腫脹,可涂敷復方醋酸鉛散、魚石脂軟膏等,或以0.5%鹽酸普魯卡因20~30毫升,芐青霉素鉀(鈉)40萬~80萬單位進行病灶周圍封閉,以促進炎癥消退。
第二,膿腫出現波動時,應及時切開排膿,沖洗膿腫腔、安裝紗布引流或行開放療法,必要時配合抗生素等全身療法。
4。結膜炎
【病因】
單純結膜炎是由各種刺激所引起,如異物、鼻淚管閉塞、藥物、外傷等因素。也可繼發于備種傳染病的經過中。
【診斷要點】
本病的癥狀主要有結膜充血、羞明、疼痛、流淚、自眼角流出分泌物,其性質視結膜炎的病情而異。有的呈漿液性,有的呈粘液性或粘液膿性,有的為膿性分泌物。排出的膿性分泌物常把上下眼險粘合在一起。有時炎癥波及角膜,引起角膜潰瘍。
【治療】
第一,對于單純性結膜炎,可用2~3%硼酸水或0.1%雷佛奴耳溶液清洗患眼,如果滲出物已減少,可用0.5~1%硫酸鋅溶液點眼,雷佛奴耳溶液冷敷。疼痛劇烈的呵用2%鹽酸可卡因液點眼。
第二,對化膿性結膜炎,應在小心清洗患眼后,涂以四環素眼膏、金霉素眼膏等。
5。角膜炎
【病因】
犬的角膜炎通常系由外傷或異物所致。在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時也可發生。
【診斷要點】
急性角膜炎的主要癥狀是羞明、流淚,疼痛、眼瞼閉鎖、結膜潮紅。外傷所致的則角膜表面粗糙不平,角膜混濁,有的較輕微,只是一層半透明的薄翳,有的較厚,呈不透明的白膜,因而病犬失明。病程較久的病例,引起角膜周緣充血和新生血管。嚴重時可引起角膜穿孔。根據病因和臨床癥狀,基本可以確診。
【治療】
(1)控制或預防角模感染:可在清洗病眼后,涂以低濃度的抗生素眼藥水,如0.5~1%鏈霉素、0.25%氯霉素、0.5%四環素、0.5~1%新霉素等,每天點眼4~6次,每次1~2滴。嚴重的可用高濃度眼藥水,如4萬單位/毫升的青霉素,5%鏈霉素,4萬單位/毫升多粘菌素,每年小時點眼1次。或涂以抗生素軟膏。
(2)促進角膜翳吸收:可用1~2%狄奧寧或1%白降汞或黃降汞眼膏,或撤布甘汞粉末。
6。外耳炎
【病因】
引起外耳炎的因素很多,如摩擦、搔抓、異物、寄生蟲的寄生,特別是水的浸入是引起外耳炎的常見原因。尤其是小型長毛犬,耳道結構很狹小,加之被毛很長,在洗澡或被雨水淋澆后,若水進入耳道不易排出,致使微生物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中發育繁殖,而引起外耳炎。
【診斷要點】
初期只見外耳道潮紅水腫、發癢,自耳道流出淡黃色漿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動物表現不安,常搖頭晃腦,或磨蹭搔抓耳朵。隨著病情發展,局部腫脹加劇,或出現膿皰,流出棕黑色惡臭的膿性分泌物,常導致耳根部被毛脫落或發生皮炎,病犬聽力降低。轉為慢性時,則時好時壞,反復發作,并可引起耳道的組織增厚,甚至發生腫瘤,導致耳廓皮膚增厚,耳廓變形和聽覺障礙。
【治療】
急性病犬治療前,應先以脫脂棉球堵塞外耳道,然后剪去周圍的被毛,用生理鹽水、0.1%新潔爾滅或3%過氧化氫液沖洗外耳道。沖洗時可將犬頭部向患耳一側傾斜,以利沖洗液流出,然后取出塞于耳道內的棉球,再用于棉球吸干耳道內的液體。用耳鏡檢查外耳道深部,并用耳科鑷子取出深部異物、耳垢或組織碎片,最后用硼酸甘油(1:20)液或鞣酸甘油(1:20)液涂擦外耳道,每日涂擦2~3次。對化膿性外耳炎,按前述方法清洗后,用抗生素軟膏涂擦耳道。嚴重時,每天沖洗1~2次,然后涂軟膏。全身癥狀明顯的犬,可用抗生素作全身治療。對耳殼變形或長瘤狀物的病犬,均應施行外耳引流術。
7。風濕癥
【病因】
風濕癥是常呈反復發作的一種急性或慢性非化膿性炎癥。以肌肉、關節、心臟為其多發的部位。犬較多發。
風濕癥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認為它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即侵入病犬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能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當存在有某些誘因,使鏈球菌重新侵入體內時侵入的鏈球菌作為于種抗原物質,與存在于體內的抗鏈球菌抗體相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這種抗原-抗體復合物便可引起風濕癥的發生。所寒、潮濕、陰冷、雨淋、過勞以及咽炎、喉炎、扁桃體炎等都是引起風濕癥的誘因。
【診斷要點】
其特點是突然發病,局部紅腫,有游走性且反復發作。
(1)肌肉風濕:常發生于肩部、頸部、背腰部和股部的肌群。患病肌群腫脹、疼痛,觸摸時肌肉僵硬,可引起運動機能障礙,步態強拘不靈活,但隨著運動量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癥狀有所減輕或消失;從整個病程看,患部具有游走性的特點。病犬體溫可升高1~1.5℃,呼吸、脈搏也稍有改變。若全身肌肉風濕,則患犬表現全身肌肉僵直,行走困難,常臥地不起。
(2)關節風濕:常發生于活動性大的關節,如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等。患病關節殃及其周圍組織水腫,關節外形腫大,觸診時有熱、痛感。患犬起臥困難,運動時表現破行運步強拘,特別是清晨或臥地剛站起時更明顯,但隨運動量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跋行癥狀可減輕或消失。根據病史和上述癥狀,即可確診。
【治療】
(1)藥物治療:可應用解熱鎮痛抗風濕藥,如水楊酸鈉、阿斯匹林等對急性風濕癥有一定療效。其用量是10%水楊酸鈉20毫升,每日1次。阿斯匹林用量為0.2~0.5克/次。氯滅酸(抗風濕靈)0.05~0.4克/次,內服,1日2~3次。甲氯滅酸(抗炎酸)0.1~0.25克/次,內服,1日3~4次。蔡普生(消痛靈),犬首次內服5毫克/千克體重,維持量1.2~2.8毫克/千克體重.次,每日1次。
(2)加強護理:注意保溫,犬舍保持干燥和有足夠的陽光,勤換墊料,加強到戶外鍛煉,及時消除各種誘因。
8。濕疹
【病因】
第一,經常受到各種因素的刺激,如潮濕、昆蟲的刺蟄及污物的刺激。
第二,飼養管理條件與病的發生也有密切關系,尤其是魚類的不飽和脂肪酸與濕疹的發生關系很大,過多地攝入碳水化合物更易發生濕疹。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的季節發病也多。我國以夏、秋兩季,尤以5~9月份發病最多。
【診斷要點】
濕疹好發的部位為頸、背、腹部、尾根部、陰囊周圍及趾蹄及蹄間。其主要癥狀為皮膚表層發炎。病初患部可見米粒大至粟粒大的小丘疹,很快向周圍發展。被毛粗亂,患部瘙癢,病犬表現焦躁不安,不停地舔觸、搔抓、啃咬或磨蹭患部,從而加重局部損傷和感染。濕疹表面有黃紅色滲出液,干后形成痂皮。嚴重時可導致皮膚大面積壞死和全層剝脫。病犬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廢絕,體溫升高或因敗血癥而死。趾間的濕疹常屢發不愈。
【治療】
(1)消除病因:包括治療原有疾病,消滅體外寄生蟲,除去異物,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搞妊環境衛生,調整飼料中的營養比例等。
(2)減少或停止自我損傷,解除瘙癢:可給予鎮靜劑,或給病犬帶上脖圈,防止繼續啃咬患部。
(3)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將抗生素與類固醇藥共同使用24小時后,創面即可干燥,數天后形成痂皮。或對局部剪毛、清洗,除去痂皮后,涂敷抗生素油膏,同時用滅菌繃帶包扎。并用下列藥物之一件全身治療。氟美松0.125~1毫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強的松0.1~0.4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1天2~3次;去炎松,關節內注射時1~3毫克/次,肌肉或皮下注射時0.11~0.22毫克/千克體重,也可內服,劑量為0.25~2毫克/次,每日1~2次,連用7天。反復發病的要注意食物療法,更換某些飼料。
9。營養性皮膚病
1.脂肪酸缺乏所致的皮膚病脂肪酸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并具有合成前列腺素及防止上皮水分喪失的功能。當必需脂肪酸缺乏時,除繁殖率降低外,使皮膚創傷難以愈合,皮屑增多,皮膚形成膿皮癥,脫毛、水腫;外耳道、趾間出現濕性皮膚炎。當不飽和脂肪酸缺乏時,易引起黃色脂肪癥,皮膚形成結節狀,有痛感;可用維生素E治療,用量為50毫克/千克體重,并與類皮質酮共用,以抑制炎癥,用量為1毫克/千克體重。
2.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皮膚病
第一,鋅缺乏癥,面部、趾端、掌部及腹部皮膚干燥、增厚,并形成痂皮,脫毛。尤以口輪、眼險、肛門、趾端的病變最明顯。可用硫酸鋅200~300毫克/只,混飼料中內服,連用1~2周。
第二,銅缺乏癥,被毛顏色改變,皮膚粗糙,脫毛,貧血,下痢。可用硫酸銅5毫克/千克體重內服。
10。不育癥
【1.母犬不育癥】
1.5歲以上或以往能正常發情交配的母犬,在較長時間內(10~24個月)不見發情,或發情不正常且屢配不孕的,均可認為是不育癥。
第一,不育原因,有先天性的(如兩性畸形、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等);有飼養管理不當(如飼料單純,缺乏某種必需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母犬過肥過瘦、年老衰弱;感染某些疾病(如布魯氏菌病、結核病、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炎)等。
第二,主要表現不發情,或發情卻屢配不孕,甚至無法交配。
第三,防治方法:可試用孕馬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進行治療。用量:孕馬血清(精制品每支含400單位、1000單位、3000單位)犬為25~200單位/次,皮下或肌肉注射1日或隔日1次。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量為25~300單位,肌肉注射。己烯雌酚為0.2~0.5毫克/次。此外,應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如仍不能交配受精,則不應作種用。
【2.公犬不育癥】
是指在交配中不能射精,或排出的精液中無精子、死精、精子畸形,或成活率低等不能使卵子受精。
第一,發生原因很多,如飼料質量不好,缺乏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A,E),運動不足;配種過度或長期不配種;公犬年老體衰,生殖器官疾病(隱睪、睪丸萎縮、睪丸及附睪炎等)或感染某些疾病,如布魯氏茵病、結核病、內分泌紊亂(雄激素不足等)。
第二,主要表現公犬無性欲,見發情母犬陰莖也不能勃起(陽萎),或勃起后也不射精。檢查精液品質不良。
第三,治療方法,應改善飼養管理條件,給以足夠的營養物質,以增強體質。要加強體力鍛煉,配種要適度,防止過多或過少。對生殖道的疾病要給以適當治療。對性欲缺乏的公犬,可內服甲基睪丸素(甲基翠丸酮)1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睪丸素(丙酸摹丸酮)20~50毫克/次。對治療無效或年老體衰的公犬,應淘汰不作種用。
11。乳腺炎
【病因】
常由于母犬乳頭外傷(仔犬咬破或摩擦、擠壓等機械因素致傷),某些病原菌經外傷侵入乳房而感染發病。
【診斷要點】
乳腺炎常局限于一個或幾個乳腺。患病乳腺紅腫變硬,溫熱疼痛,泌乳減少或停乳。病初乳汁稀薄,后成乳清樣,內含絮狀小塊。感染化膿時,則乳汁呈膿樣,或呈黃色絮狀,或帶血液。乳房上淋巴結腫大,嚴重時,病犬食欲減退,體溫升高,精神不振,常臥地不起。見有乳房外傷和上述臨床癥狀即可確診。
【治療】
急性乳腺炎應早期治療,首先應排出患病乳腺內的乳汁,白天每隔2~3小時擠1次,夜間每隔6小時擠1次,以減輕乳房的壓力。其次在擠出乳汁后,應以乳導管向乳腺內注入青、鏈霉素,每天1~2次。給藥后,用手捏住乳頭輕輕按摩乳房數次,使藥物擴散。也可用青霉素40萬~80萬單位,溶于0.25%普魯卡因液20~30毫升中,于乳房基部周緣封閉。其三,除局部治療外,還應似其他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作全身治療
12。流產
【病因】
引起流產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幾種:各種機械性損傷。如腹部受到碰撞、沖擊、創傷及腹部手術等,極易造成流產。多種傳染病。如患布魯氏菌病的母犬往往在外表上看不出異常,但在妊娠的45-55天即發生流產,犬瘟熱、結核病、傳染性肝炎等也使流產的發生率增高。寄生蟲病。母犬患有弓形蟲病時,也常可引起流產。生殖器官疾病。慢性子宮內膜炎,精子和卵子異常,胎盤、胎膜異常等。母體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機能減退及孕酮分泌量不足等。另外,如各種全身性疾病和飼喂不當、營養缺乏等均可能引起流產。妊娠母犬的子宮和胎兒的維系結構是體內較脆弱的部分,任何不利的因素作用于母體后,首當其沖受到傷害的是子宮和胎兒。因此,只有全面、仔細地從飼養管理。疾病防治等工作入手,才能確保妊娠安全。
【診斷要點】
臨床診斷一般比較容易,如發現妊娠母犬不足月即發生腹部努責,排出活的或死的胎兒即可確診。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病例并不一定能看到流產的過程及排出的胎兒,而只是看到陰道流出分泌物;在妊娠早期發生的隱性流產;由于胚胎已被子宮吸收,陰道也無異常改變。遇有這些情況就要對母犬做全面的檢查,先看看營養狀況如何,有無其他疾病,然后仔細地觸診腹壁,以確定子宮內是否還存有胎兒。有時母犬所懷胎兒只有一個或幾個流產,剩余胎兒仍可能繼續生長到懷孕足月時娩出,稱之為部分流產。對流產的病因診斷非常重要,只有弄清病因,才能確定病犬能否繼續釀種和采用何種治療方法。。如患有布魯氏菌病的母犬,就不能再配種懷孕,即使妊娠了,最終還要流產,病因診斷比較復雜,需要做多項實驗室檢查,如血清學試驗,激素測定、尿液分析、陰道分泌物的微生物培養等。有條件者,還要對流產胎兒做各項檢查。因此,母犬流產后;犬主應將產出的胎兒一并送獸醫檢驗單位檢查。
【防治措施】
對母犬出現流產征兆時,要采取保胎措施。可給病犬肌肉注射黃體酮;其劑量為2~5毫克/次,連用3~5天。并進行對癥治療。如病犬體質虛弱,要及時輸液、補糖。體溫升高,血象呈炎癥變化時,要注射抗生素。對胎兒排出困難、胎衣不下或子宮出血等癥狀,應注射催產素等催產藥物(用量為2~10單位/次)。對胎兒已FB的病例,除注射抗生素外;還應用0.1%高錳酸鉀液沖洗生殖道。為防止流產,配種前應檢查母犬有無布魯氏菌病等傳染性疾病。妊娠期間應加強飼養管理。對有流產病史的母犬,可在妊娠期間注射黃體酮,預防流產。
13。產后搐弱癥
產后搐弱癥是一種以低血鈣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表現為肌肉強直性痙攣,意識障礙。本病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及分娩后均可發生,但以產后2~4周期間發病最多,且多見于泌乳量高的母犬。
【病因】
缺鈣是導致發病的主要原因。胎兒骨骼的形成和發育需要從母體攝取大量的鈣,產后隨乳汁也要排出部分鈣。如果母犬得不到鈣的及時補充,體內就會缺鈣,缺鈣引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高,最終導致肌肉的強直性收縮。
【診斷要點】
一般是突然發病,沒有先兆。病初呈現精神興奮癥狀,病犬表現不安,膽怯,偶爾發出哀叫聲,步樣笨拙,呼吸促迫。不久出現抽搐癥狀,肌肉發生間歇性或強直性痙攣,四肢僵直,步態搖擺不定,甚至臥地不起。體溫升高(40℃以上),呼吸困難,脈搏加快,口吐白沫,可視粘膜呈藍紫色。從出現癥狀到發生痙攣,短的約15分鐘,長的約12小時,經過較急,如不及時救治,多于1~2天后窒息死亡。快速診斷十分重要,結合臨床癥狀,檢測血鈣含量,如血鈣低于0.67mmol/L(6毫克/100毫升)即可確診。
【防治措施】
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5~20毫升(須緩慢注入),同時靜脈注射戊巴比妥鈉(劑量為2~4毫克/千克體重)或鹽酸氯丙嗪(劑量1.1~6.6毫克/千克體重·次,肌肉注射)控制痙攣。母犬口服鈣片或在食物中添加鈣劑。為預防產后搐弱癥,在分娩前后,食物中應提供足量鈣、維生素D和無機鹽等。泌乳期間要注意日糧的平衡和調劑。
14。假孕癥
假孕癥是指母犬發情后在末交配或交配后沒有受孕的情況下,出現一系列妊娠母犬所特有的變化。假孕癥雖然并不會引起生殖道的疾病,但會影響母犬的正常繁殖。
【病因】
一般認為可能與黃體活性延長有關。犬發情排卵后,無論受孕與否,都會在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的孕酮是一種維持妊娠和引起妊娠變化的激素。如果黃體存在時間延長(有時可達100天之久),并且孕酮分泌量與懷孕犬相同時,就會引起某些母犬出現類似懷孕的癥狀。
【診斷要點】
假孕癥多發生在發情后的2~3個月這一期間。母犬出現腹部增大,觸診腹壁可感覺到子宮增長變粗,乳腺發育脹大并能泌乳。母犬表現急躁不安,尋找暗處作窩,喜歡飲水,食欲不佳,有時還會出現嘔吐、多尿等癥狀。根據配種史、腹部觸診、X線攝影及超聲波診斷,排除真正的懷孕即可確定診斷。
【防治措施】
輕癥者可自愈,無需治療。重癥者可使用激素治療,如甲基辜丸酮,犬內服日量為10毫克;己烯雌酚,肌肉注射或內服,其劑量均為0.2~0.5毫克/次。對常發的母犬,不適種用并應作去勢術,從根本上杜絕假孕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