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7日的一個早晨,一個名叫妮妮(化名)的未滿周歲的嬰兒,因過于接近家中的寵物兔,不幸被其咬斷了手指頭。幸運的是,在阜陽交警的迅速護送下,妮妮被及時送往阜陽市醫院南區接受治療。然而,3月1日記者從阜陽市人民醫院獲悉,雖然妮妮得到了及時治療,但由于斷指無法找回,無法進行手指再植手術。
在當天上午11:30左右,阜陽市交警三大隊袁寨中隊接到指揮中心指令,一名來自亳州市利辛縣的群眾急需幫助,他們正在駕駛車輛載著一名僅11個月大的受傷嬰兒前往阜陽市人民醫院。隨后,警車立即鳴笛并通過揚聲器喊話,請求前方車輛讓行為急救病人開辟生命通道。在聽到喊話后,許多車輛主動向兩側45度角挪車,為救護車讓出一條通道。
事情的起因是當天早上8點多,妮妮的姥姥江大媽在準備早飯時,妮妮獨自走到寵物兔的籠子前,伸手去撫摸兔子。不料,兔子突然咬了妮妮的右手食指,導致血流不止,手指末端關節被咬掉一小段。隨后江大媽和家人立即帶著妮妮前往利辛縣醫院進行急救,但醫生建議將妮妮轉院至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進行進一步治療。但由于路上車輛眾多,通行緩慢,江大媽心急如焚,于是便向阜陽交警求助。
在警車的引導下,他們僅用了18分鐘就抵達了原本需要40分鐘才能到達的醫院。到達醫院后,妮妮立即接受了狂犬和破傷風疫苗接種,并被緊急安排住院治療。對此,江大媽對阜陽交警的及時幫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謝。然而遺憾的是,由于家人的慌亂,未能及時找回被兔子咬下的斷指,因此無法進行手指再植手術。
對于此次發生的事件,阜陽生態園動物飼養主管李天海提醒廣大群眾,兔子的牙齒非常鋒利,作為嚙齒動物,它們的牙齒結構使得它們能夠輕松咬斷細小的物體,如孩子的手指。除了兔子,還有許多受孩子們喜愛的嚙齒寵物,如龍貓、倉鼠、小袋鼠和荷蘭豬等,也擁有類似的牙齒結構。因此,家長在孩子與這些寵物互動時務必保持警惕,確保孩子不會受到意外傷害,并避免讓孩子單獨與寵物留在一起。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即使是溫順的寵物也可能在特定情況下造成傷害。因此,家長在引導孩子與寵物互動時,應教導他們如何安全地與寵物相處,并時刻關注孩子的安全。同時,對于嚙齒類寵物,成人也應盡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觸,以免發生意外。"兔子急了真的會咬人",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兔子的警告,更是對所有家長和寵物愛好者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