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作為家庭的一員,陪伴我們走過了一段又一段的溫馨時光。然而,生命的輪回也會使得它們最終走向生命的終點。隨著清明節的腳步漸近,寵物殯葬的話題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據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專注于寵物殯葬的企業數量已達到5943家,僅在北京地區就有366家這樣的企業。
對于許多鏟屎官來說,寵物不僅僅是寵物,更是他們的家人和朋友,這種深厚的情感紐帶使得養寵人士對于寵物的服務需求愈發多元化和個性化。根據《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統計,我國的寵物犬數量已達5175萬只,同比增長1.1%,而寵物貓數量更是高達6980萬只,同比增長6.8%。也正是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加和它們逐漸步入老年,如何妥善地處理寵物的身后事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同時,這也催生了寵物殯葬行業的興起以及寵物善終師、寵物殯葬師等新型職業的出現。
據悉,有一位名叫元寶的美短貓,年僅三歲便因突發心梗離世。鏟屎官盡管心如刀絞,但仍堅強地將它送到了一家寵物送別機構。在那里,寵物殯葬師用溫柔的話語陪伴著元寶走完了最后一程,然后將它火化,并將小巧的骨灰盒交到了鏟屎官手中。這一幕,正是寵物殯葬行業中的一個縮影。
寵物殯葬師周琦介紹,他的日常工作包括為離世的寵物清洗毛發、整理容貌,策劃組織葬禮和告別儀式,最后將寵物火化并將骨灰或毛發以紀念品的形式交還給鏟屎官。近年來,他所在公司的業務量和咨詢量都有明顯的增長,盡管這個行業目前仍相對小眾,但越來越多的新人和機構正在加入。
在寵物殯葬方式上,國內目前仍以火葬和土葬為主流,而樹葬、海葬等新型方式尚處于探索階段。除了殯葬本身,一些創新的寵物紀念方式也受到了關注,如將寵物的骨灰或毛發制成鉆石或晶石制品,或將寵物的毛發、牙齒做成飾品等。然而,隨著寵物服務市場的不斷精細化和個性化,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服務標準和規范的不完善、從業人員水平的參差不齊以及消費者權益的難以保障等。對此,業內人士呼吁,應盡快建立服務標準并加強政策監管,以促進寵物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為養寵家庭營造一個更加和諧友善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