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寵物市場的蓬勃發展,一種看似誘人的“免費領養”寵物模式逐漸浮出水面。但其實,這背后隱藏的套路卻讓人大跌眼鏡。不少熱愛寵物的消費者原本期望能免費獲得一只可愛的寵物,卻不料被一系列強制性的消費要求所束縛。有的消費者在簽署領養協議時,被要求每月固定購買寵物用品,但隨后發現寵物健康狀況堪憂,用品質量低劣。更糟糕的是,一旦違約,將面臨高額的違約金。
這種以“免費領養”為幌子的行為,實則是商家變相進行捆綁銷售的伎倆。這種看似誘人的“免費領養”,實則是一個連環套,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遭受損失。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消費者智商的侮辱,更是對領養寵物體驗的破壞,對社會誠信氛圍的損害。而這種將“免費領養”作為捆綁銷售手段的行為,也已經構成了虛假廣告,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了解所購買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而商家在廣告中隱瞞捆綁銷售的事實,無疑應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商家在交易過程中與消費者簽訂了看似合規的格式條款,但這些條款往往經不起法律的審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費者的權利,加重消費者的責任。但在“免費領養”交易中,商家利用格式條款進行捆綁銷售,設置高額違約金陷阱,這些條款應被視為無效。
可見,“免費領養”寵物變味為捆綁銷售,既暴露了部分商家誠信缺失的問題,也反映出電商平臺在監管上的失職。根據《電子商務法》,電商平臺應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對商家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管理。然而,對于商家利用“免費領養”設套的行為,電商平臺卻視而不見,這無疑是對其責任的逃避。
要遏制這種“免費領養”的消費套路,必須依法嚴懲不良商家和電商平臺,同時完善相關法規,明確商家的義務和責任。此外,商家應堅守誠信守法經營的原則,避免利用套路侵害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拒絕含有無效條款的領養協議和“免費領養”套路,主動維護自身權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不良商家的違規行為,維護寵物市場的健康發展。
